-11-:38
浙江新闻客户端通讯员何丽*记者沈吟
(日前,杭州市上城区残联“希望之家”组织区里脊髓损伤者前往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开展户外康复健身活动。)
11月25日至27日,全国“希望之家”推广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希望之家”负责人和脊髓损伤者代表齐聚一堂,交流康复经验。
“‘希望之家’有专门的康复场所和康复治疗设备,还有康复治疗师以及压疮诊治方面的专家面对面指导,我对‘站’起来更有信心了”,高位截瘫患者鲍医院的“希望之家”康复培训后,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脊髓损伤者是肢体残疾人中最为困难、并发症最多的群体之一,交通意外、工伤事故和疾病引发,是造成损伤的三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约有万脊髓损伤者,浙江约有3万人,而脊髓损伤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使脊髓神经再生,只能通过康复训练及预防并发症的方法改善患者状况。
“希望之家”原名“中途之家”,起源于欧美,目的是为了帮助脊髓损伤者康复和回归社会,是脊髓损伤者在适应截瘫过程、从医院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一个中转站。近年来,浙江积极发展建设“希望之家”,筹集各类经费余万元,目前全省已建立了15家“希望之家”。
来自玉环的脊髓损伤者张兴,加入当地的“希望之家”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刚坐上轮椅时,整个人很颓废,加入‘希望之家’后,结识了很多‘轮友’,大家平时一起交流,还一起去外面参加轮椅运动比赛。一方面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生活上也有专业的护理人员给我们指导。”张兴为“希望之家”点赞。
“希望之家”除配备专业的康复设备、良好的无障碍环境外,还经常举行康复教育、功能训练、生活重建、就业培训、就医指导等活动,为脊髓损伤者搭建起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据了解,下一步,浙江还将加大力度建设“希望之家”,为脊髓损伤者带去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