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课堂
讲者:
CCOS专科学院管理委员会委员
医院
——急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治
引言
本课程中,来自医院的郝定均教授针对急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与治疗做了详细讲解,讲解内容主要包括手术适应征、手术入路、固定节段、减压方式、植骨融合、内固定物等方面。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观看完整讲解教学
▼▼▼▼
一.关键词
脊柱,胸腰椎骨折,内固定
二.正文
01
手术适应征
骨折的稳定性
骨折类型
骨折类型如何决定手术适应征
02
诊断分型
Denis分型
AO分型
TLICS分型
03
TLICS分型
骨折形态
后方韧带复合体完整性
神经功能
04
根据评分选择治疗策略
总分≤3分,非手术治疗
总分=4分,非手术/手术治疗
总分≥5分,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属于低能量损伤,骨折形态及转归,不同于高能量“胸腰椎骨折”,因此,TLICS不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05
急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概念
≤8周
T10-L2
泛指胸椎及腰椎
06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损分型系统(OTLICS)
评估指标
形态学改变
MRI检查
骨密度
临床表现
07
对手术适应征的指导意义
总分=4项之和
总分≤3分,建议保守治疗
总分=4分,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
总分≥5分,建议手术治疗
08
手术入路
80%可后路复位固定融合完成,后路+TLIF与前后路联合入路相比较,后路+TLIF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后前路组,建议首选后路融合手术。
09
固定节段
短节段固定
长节段固定(≥4个节段)
10
减压的选择
复位时最好的减压
爆裂骨折,根据椎管占位的范围来决定手术方式
11
植骨融合的选择
内固定不取出者
三柱断裂
椎间关节骨折
椎体骨缺损>30%
12
植骨方法
由慢性不稳定部位决定
椎体骨缺损>30%-经椎弓根植骨
三柱断裂-椎间植骨
后柱断裂-后外侧植骨
对于行内固定而未植骨者,建议术后6-9月行内固定取出
课堂小结
小结1--手术适应征与入路
适应征:TLICS评分5分以上
骨质疏松骨折OTLICS评分5分以上
后路:大多数可采用后路复位固定
前路:爆裂骨折椎管狭窄率>50%
后前路:后路手术后继发椎体骨缺损;后路一期较前后路更好
小结2--固定节段的选择
后路双节段复位固定:爆裂骨折
单节段固定:骨折椎体1/2以上完好
增加强化钉:后突畸形大或超重者
多节段固定:(1)骨折脱位并神经损伤后复位减压+椎间融合者;(2)完全骨折脱位复位后;(3)强直性脊柱炎或DISH
小结3--减压与植骨
凡是神经受压者均需要减压
复位是最好的减压方式
后路可解决大多数减压与植骨的问题
椎体内植骨合适于复位后椎体骨缺损者
TILIF适用于骨折脱位复位后
后柱断裂可行后外侧植骨
--
+
成长课堂
脊柱微创二:内镜技术介绍
+
成长课堂
颈椎手术入路简介及应用解剖
+
成长课堂
腰椎手术后方入路简介及应用解剖
+
成长课堂
上颈椎损伤的诊治
+
成长课堂
下颈椎损伤的分型与诊治
+
成长课堂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入路
+
成长课堂
脊柱脊髓损伤的急救和急诊评估及治疗
+
成长课堂
颈脊髓损伤的治疗
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