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记者巩悦悦
18年前因意外导致的高位截瘫,彻底改写了5岁女孩李欣霏的人生。
承受过常人难以体味的苦痛、彷徨和无奈,有人就此消沉下去,也有人逆风搏击、活出精彩。李欣霏是后者。随着年“齐鲁最美大学生”名单公布,她的故事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齐鲁晚报记者联系上李欣霏的时候,她已经从山东烟台回到了黑龙江老家。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录取后,没了备考压力,眼下她可以做些喜欢的事,比如学习油画棒绘画,参加研究生同学举办的读书会,听心理学老师进行专业分享。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自信阳光。绝大多数人最普通不过的学习生活,对李欣霏来说可能要付出更多,但她却说“一路上收获满满”。她想借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平台,感谢所有人恰到好处地帮助,“是大家帮我成长为了现在的自己”。
时间回到十几年前。幼年时的一场意外,夺去了李欣霏蹦蹦跳跳的权利,从此她只能依靠轮椅出行,彷徨、无奈、迷茫曾萦绕在她的世界。而当踏上漫长的求医路,看着病友们同样摇着轮椅、脸上却挂着笑的时候,她的内心仿佛被什么击中,因此决心继续学业,追逐梦想。
苦痛过去了,话说得也能轻松些。但对李欣霏这位当事人而言,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艰难。比如小学楼层偏高,没有电梯,每次上学只能靠家人抱去教室。等到了冬天,黑龙江大雪纷飞,即便如此也要坚持赶往学校。去年备战考研,整个复习过程并不轻松,但也都咬咬牙过来了……
面对过往经历,这个23岁女孩的言语中没有埋怨,“温度”和“勇敢”是她给予自己的标签。推着轮椅“走”了14年,李欣霏考来鲁东大学;又一个4年,她如愿“上岸”北京师范大学。
大学期间,她获得过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奖项荣誉,可她最为珍视的,则是各种公益志愿者证书。对她而言,每张证书背后凝结的不止是自己的努力,和团队一起帮助有需要的人,更给她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协会的骨干,她经常带领同学来到烟台市特殊教育学校,通过自身经历激励特殊儿童群体乐观成长。在一次公益活动中,她还与志愿者合力帮助几十个脊髓损伤病友实现自理、回归社会。因为更能感同身受,她希望借助生活经验帮助和自己一样的脊髓损伤者找回自信和价值。
其间,她曾带领一支由各种罕见病和残障群体组成的小团体推动了北京市路边公共卫生间的无障碍改造。靠着一副轮椅,她几乎跑遍了北京城区各个角落,通过实地考察、测量,翻遍了国内外参考文献,寻找各类需要第三卫生间的人士体验,最后终于完成了最优改革方案。
无障碍项目整整持续了半年。调研结束的汇报节点在1月1日,但那时恰逢考试周。作为负责人,李欣霏可不想错过线下沟通的机会,因此下午一考完试,这个勇敢的女孩就登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飞机上做完了汇报用的PPT,还在北京上空跨了个年。”李欣霏笑谈。
除了